“这里有去污粉吗?我去几家超市都没买到。”“有,进来拿吧。”昨日上午,雨一直下,一位骑着老年电动车的人走到市交通路与风光路交叉口时停下来向路南一家小日杂店喊道。
十几年的小店童叟无欺
“我去几家超市都没找到,有的店员根本不知道啥是去污粉。想着你这儿卖的东西全,就过来看看。在这儿再买不到,估计在驻马店就买不到了。”买去污粉的老人进店就跟店主叨叨开了。
“现在买去污粉的人很少,超市和很多商店都不进货了,利润低,销量少,半个月也不一定卖出去一包,没人愿意经营。”店主一边站到板凳上取货,一边说。
两人交流时,记者好奇地问买主:“您为什么非要到处买去污粉不可呢?不是有洗洁精、洗衣粉吗?”“你们年轻人不知道,用去污粉洗出来的茶杯、脸盆又干净又有光泽,刷出来的白球鞋很白。而且去污粉还好清洗,不蚀手。”这位买主对记者说了很多去污粉的好处。说完,又补充一句:“这一包简单的去污粉还有很多记忆呢,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各单位办公室都会备一包,使用率很高。”
很快,店主拿出两包去污粉交给买主。记者看到这是一个只用一层薄塑料膜包装的白色粉末状的东西,上面印着“去污粉”三个字,一包有200多克。
“这东西还是老包装,看着心里就舒坦。多少钱?”买主如获至宝地接过去问。“还是老价钱,两包5元。”店主回答。
“这么难买的东西,销量还这么少,你怎么不多要点儿钱?”买主走后,记者问店主。“我这小店只有几平方米,在这儿开十几年了,靠的就是童叟无欺。”店主说,无论市场如何变化,增开多少家超市、卖场,他的生意一直很平稳。
小店坚持卖普通日用品
记者在小店仔细观察发现,店里不仅有灯泡、插座、扫帚、水桶等日常用品,还有去污粉、螺丝钉、柜门上用的合页、插销等家庭不常用的东西。“这些东西因为利润低、销量少,超市一般都不卖。但有些居民家中的柜子门坏了,需要换个合页,有些人习惯在木门后装插销,总得有人卖这些东西吧。”店主说,做生意不能只考虑挣钱,还要给别人提供方便。
记者突然想起,老家门后的插销坏了,就买了一个。店主向记者推荐了一个比较厚实的不锈钢插销,说这种插销比铁质的耐用。最后,一个很实用的插销只收了4元钱,临走店主还贴心地送记者几个螺丝钉,并教记者如何将插销固定好。
“等着蒸馍呢,你这儿有碱面吗?”记者准备离开时,又一位顾客打着伞过来问。“馍店蒸馍不用酵子,馍也不会酸,所以就不需要用碱面。现在,个人蒸馍的越来越少,所以碱面也慢慢失去市场,成了冷门商品。”店主一边给买主拿碱面一边说,这些块儿八角的东西,以后都没人卖了。“你说,要没有你这样的小店,我们想买这些东西都找不到地方。”买主对店主说。“放心吧,挣钱不挣钱,手头上用的东西我这儿不会缺。”店主笑着说。
发表评论